(《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志杰 报道)在中国,“桥梁”不仅限于其物理功能,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价值,象征着沟通与交流、团结与合作。“侨”与“桥”同音,更巧的是,它们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涵。如今,广大侨胞发挥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广搭海内外交流合作之桥,助推高质量发展。放眼侨乡浙江青田,尤是如此。当地有38.1万华侨华人分布在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从文化出海到打造经贸“双向通道”、创新创业……处处可见“侨”的身影。“侨”与“乡”在此“双向奔赴”,侨贸、侨资、侨智、侨服联动发展,迸发出无穷活力。文化之“桥”展现“中国韵味”青田鱼灯“游”出国门,在海外城市登台表演;国际友人下田捞鱼,“稻鱼共生”刷屏社交圈;石雕精品国外展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眼下,在山区小城青田,传统文化竟散发出浓浓的“国际味”——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一直以来,青田籍华侨心系家乡,热爱家乡传统文化。凭借独特的国际化视野和广泛的人脉网络,他们通过举办国际文化节、艺术展览等活动,主动把青田声音、中国故事带向世界。西中友好合作协会主席、西中友好中文学校校长王新特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今年2月,青田县茶文化研究会与西班牙西中友好中文学校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该学校将利用广泛的海外网络和教学资源,将青田茶文化引入西班牙乃至整个欧洲的教育体系之中。王新特表示,“未来,我们将依托华文学校这一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推广活动,让西班牙民众近距离感受青田茶文化的魅力,培养更多了解并热爱青田茶文化的国际友人。”近年来,华侨华人新生代已成为侨界中坚力量,他们懂技术、懂网络,在文化交流中充满活力。自2007年开始,青田持续开展“中国寻根之旅”、“情系家乡”夏令营,累计已有1万多名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通过这一平台,沉浸式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与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依托得天独厚的华侨优势,青田还在春节、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浙江“侨乡中国年”、“侨乡中国‘结’”系列活动,邀请国际友人来青田体验传统文化,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截至目前,外国友人在境外社交媒体上发布相关活动信息数万条。“我体验了写福字、捏糖人、剪窗花、炸油条等活动,但最喜欢的还是青田鱼灯舞表演,人越多越热闹,而且在网上收获了大量点赞。”津巴布韦留学生米莱(Tungamirai Eric Mupona)日前参加侨乡中国年活动时说。经贸之“桥”催生“世界经济”人勤春来早,走进青田的侨乡进口商品城,只见商店里的咖啡、葡萄酒、火腿以及各类日化、零食等进口产品种类齐全,工作人员忙着为客户打包订购的商品,现场一片忙碌景象。近年来,青田持续推进“华侨要素回流”工作,众多侨胞回到家乡创新创业,西餐厅、咖啡吧雨后春笋般冒出,各类优质“洋货”琳琅满目。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侨博会,成为展示当地华侨经济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