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慕礼历年参赛的奖章
周慕礼(右一)在比賽中 受访者供图
(《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文文报道)“人生就像马拉松。在很多事情中,天赋起一定作用,但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
周慕礼
1947年出生,初中毕业于上海第五十六中学,后考入上海标准件三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969年5月响应国家号召插队落户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9年回沪就职于上海标准件三厂,2008年退休。1996年开始跑步,已经跑过22个上海马拉松。
1996年,首届上海马拉松举办的年份,也是在那一年,当时49岁的周慕礼开始了自己的跑步生涯。28年过去了,77岁的周老,依旧在跑道上坚守着。这位上海老爷叔说,自己还要继续跑下去,至少要先跑到80岁再说。
曾经爱带着跑鞋出差
“我们家有高血压遗传史,我不到50岁就被高血压严重影响了生活,每天一到下午就头痛。”家住杨浦体育场附近的周老,偶然有一天看到许多人在体育场内跑步健身,觉得自己也可以试试,没想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只要你想运动,什么时候出发都不算晚。将近50岁才开始跑步的周老,显示出超乎常人的毅力,他每天早上4点钟起来跑步,每天跑6—8公里,几乎风雨无阻。
在退休前几年,周老经常去外地出差,他每次都会带上自己的跑步“装备”:一双回力鞋、一条短裤和一件汗衫。平时在上海跑步,周老基本都是在家附近,不会特意挑跑步场地。但每次一出差,他都会到当地有名的景点周围跑一跑,既锻炼了身体,也欣赏了美景。
生性节俭的周老不是“装备党”,从开始跑步时穿的四五块钱一双的打折回力鞋,到后来几十块钱一双的多威跑鞋,他一直都穿国产老品牌,觉得便宜又舒适。几年前,儿子花了1000多元给周老买了一双国外大品牌的专业跑鞋,他还直言穿不惯,嫌那双鞋“太重”。“去年跑上马全马,我还是穿着一双旧的多威跑的,又轻便又舒服。”
家门口跑步更舒服了
20多年的跑步生涯,周慕礼也用自己的双脚感受着家乡的变化。如今,上海正全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城市环境,这一点,跑步多年的周老深有体会。
住在杨浦区的周老,家离杨浦体育场和黄兴公园都不远,这两个地方也是他跑步的“根据地”。他感慨地说,和以前相比现在的跑步条件改善多了——“上世纪90年代我刚开始跑步时,杨浦体育场的跑道还是煤渣铺的,跑步时尘土飞扬,每次跑完鞋子和小腿上全是灰。”周老回忆说,“后来体育场改造了,煤渣跑道变成了塑胶跑道,跑步时再也不用‘吃灰’了。体育场有塑胶跑道,公园里也修了健身步道,出了家门走十分钟就能到了,跑步非常方便,也非常舒适。”
有时候,周老也会应跑友之约,一起去杨浦滨江跑步,眼见着黄浦江边的道路“断点”一点点打通,沿江景色也越来越美,浦江两岸不少地方都成了跑友云集的跑步胜地。每一个喜欢跑步的人,都在见证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
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
70多岁的人还能跑全程马拉松?周慕礼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可以。去年,他就完成了自己的第22个上海马拉松,他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希望到80岁时还能参加上马。
1998年,周慕礼参加了第三届上马,那也是他的人生首马,从那时起,他就和上马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从前几次参加半马,到后来参加全马,一直不间断参赛到了2018年。之后几届周老一直没有中签。去年是周老时隔4年再次踏上上马赛道,他预估自己能跑5个半小时左右,最终的成绩果真没差几分钟。“我上马最好的成绩是4小时18分钟,曾有跑友和我开玩笑,说我十几年了都没有什么进步。我告诉他们,只要能参加上马,成绩是次要的,最主要是开心。”
周老很有感触地说:“人生就像马拉松。在很多事情中,天赋起一定作用,但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