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郑伟
报道)深秋的南宁,淡雅而温润,细腻而斟酌,如同大街小巷粉嫩绽放的异木棉花一样,在蓝天的映衬下,灿若云霞,澄澈梦幻。

10月22日—25日,14个国家和地区的28位海外华文新媒体代表密集走访广西民族博物馆、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小都百屯、中国弄拉石漠化治理展示馆和太平镇庆乐小学、健丰堂壮医药文化传承基地、五彩壮乡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等多地,领略广西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切身感受广西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文化自信、民族团结、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

小都百屯:

2017年全屯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18027元

位于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小都百屯的乔老河,在柔和的秋光中显得格外清澈,岸边依然花繁叶绿,河水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村庄的悠久历史。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

多年来,小都百屯以打造水车之乡为特色,坚持“社区即景区、乡村即旅游”的发展理念,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资产收益模式,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由农户自发组织成立小都百旅游服务公司,设立董事会,采取“土地租金、劳力薪金、信贷+人力入股”的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的增收问题,2021年公司用于分红的总金额达75万元,入股301股平均每股分红约2500元,全屯贫困户由2013年的43户减到2017年实现全屯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的3500元提升到2023年的18027元。

弄拉生态自然保护区:

建构“以林为主、林果结合、套中药材、综合经营”的经济新格局

位于马山县东部的弄拉生态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喀斯特丘陵地貌区。因其连续四年成为中国——东盟马拉松系列赛(马山站)活动举办地,连续三年被选为环广西公路自行车比赛(南宁站)赛段终点,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最美赛道”。

2008年12月,以新一代的弄拉能人李荣光发起,当地农民自愿以耕地、山林承包经营权量化入股的形式,自发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把生态保护和发展生态旅游助农增收结合起来,给“弄拉模式”(“山顶林,山腰竹,山脚果药,山坳粮桑”)未来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引起了中央、自治区、南宁市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石漠化治理和探索脱贫路子的过程中,弄拉结合自身实际,依托“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 建构“以林为主、林果结合、套中药材、综合经营”的经济新格局。

2008年12月,广西第一个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合作社以弄拉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为统筹景区开发,弄拉屯通过易地搬迁的方式集体搬迁至古零社区,将原先居住的土地统筹整合并规划,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弄拉景区。合作社采用能人投资运作,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山林量化入股,参与重大决策和实际运作。合作社每年按所得利润以四六开的比例分成,村民获取六成,投资能人占四成。合作社的成功运作使弄拉屯如今的人均年收入将近2万元,是2008年人均收入的5倍多。

五彩壮乡非遗文化传承基地:

通过文化自信展示壮族独特魅力

南宁市武鸣区是壮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早在古骆越时代,壮族先民就已经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雄伟的大明山脉,是古骆越文化发祥地,也是珠江流域龙母文化发源地之一。悠远的历史渊源和民族积淀,使这里拥有取之不尽的民族民间文化元素。

“我们这个点儿就是给大家讲解壮民族的一些特征,让壮族儿女对自己的民族有所了解,让我们自己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生生不息的把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才能和更多的民族融汇在一起……”怀揣着对壮族文化深沉的爱,广西五色糯米饭制作工艺非遗传承人潘红华于2018年7月创建了五彩壮乡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在这里不但能近距离感受到壮族农耕、建筑、织锦、歌圩等壮族民俗文化和劳动场景,还能深入了解并现场体验“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

为了传承弘扬壮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潘红华以五色糯米饭为载体和抓手,不断做大做强壮族美食特色产业,提高知名度,延长产业链,走出一条产业引领,文旅融合,多元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让潘红华感受到莫大鼓舞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4月27日参观广西壮族博物馆时的讲话,她说:“习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文化自信才能充分展示我们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

庆乐小学:

“山歌校长”致力文化交融、民族团结

山歌是广西的文化名片。武鸣,从城区到各个乡镇,都有山歌协会的成员,山歌传唱的氛围浓厚,尤其是武鸣区将每个月的29日定为“月歌圩”举办日期,并充分利用各个大小歌圩建立起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山歌宣传阵地,让群众乐于在参与歌圩活动中陶冶情操、浸润出好的行为习惯。

身着传统的壮族服饰,一边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一边大声歌唱《让壮乡儿女走向世界》。从小对壮族山歌耳濡目染的黄彦安,致力于把壮家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他带领南宁市武鸣区太平镇庆乐小学师生全力打造以壮民族文化特色为主打的“勒庆乐”教育品牌,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学打造成全国知名学校,师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山歌校长”。

庆乐小学以民族特色为根基,修建有民族元素的校门、宣传长廊等,激发学生对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祖国的热爱。每年定期举办民族传统的体育运动会、民族风情进校园等活动,建设民族特色社团(“勒庆乐”艺术团)。全校师生人人至少懂唱一首山歌,会跳一种民族舞蹈;掌握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开展,促进了各民族师生相互尊重、相互支持,营造出了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学校还立足本土文化,建设“壮乡百草园”,开设“壮乡民族刺绣”、“壮乡歌圩”等,编写了壮民族文化校本教材系列丛书:《快乐童谣伴我成长》、《壮族民间谚语》、《山歌唱出幸福来》、《壮族民间体育竞技》、《壮族民间舞蹈》、《壮民俗》等六册校本教材,增进了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广西高质量发展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做活广西高质量发展这盘棋,“棋眼”就在扩大开放上。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中越宣布携手共同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国家大力支持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广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