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中心广场布局挺像天安门广场——蒙古国行之一
 :金汕

早九点半从北京起飞,中午十二点多到达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下飞机有部分欧美游客,韩国人更多,据说韩国播出了几集精心制作的蒙古专题片,在韩国形成了蒙古热。当地华人说,韩国人在乌兰巴托开了不少小商场便利店,而中国商人做生意时小的还看不上,就想着开矿之类赚大钱的。但扯皮的也不少,看你赚大了就变卦了。
坐上大巴,感受到乌兰巴托的轿车真不少,从机场到酒店二十多公里用了两个小时。一方面折射了交通管理和市政建设的不足,也窥见蒙古不像传说说中那么贫穷。蒙古总共三百多万人口,接我们的浩特律师一年多次往返中蒙,他说仅乌兰巴托的轿车就达百万辆,从人均轿车拥有量来分析,会改变我们的一些固有看法。
从市内建筑看,远不及中国的三线城市,而且蒙古过去一直被誉为苏联的卫星国。不少建筑一看就是苏式的。我想起去年去中亚五国,也感到虽然这些国家脱离苏联三十多年,但痕迹依然浓重,只是这些国家的人民不喜欢前苏联的制度。还有个深切的感受,前社会主义国家包括现鸭绿江东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经历改革开放是难以脱贫的。下午三点才吃上饭,这里中餐馆很多,牛羊肉都很便宜,但蔬菜很少,吃饭消费价格比北京稍低。
酒店里赶上婚礼,来参加婚礼的大多参与了集体舞蹈,跳的有模有样,我们也体验到蒙古民族的热情奔放、能歌善舞。
前几年我们都知道蒙古的沙尘暴是最厉害的,都知道北京沙尘暴的起源就是蒙古。不知是不是这两年治理沙尘暴比较成功还是我们赶上了好天气,第二天,我们来到相当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乌兰巴托苏赫巴特广场。广场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是摄影的大好时机。
苏赫巴特广场位于乌兰巴托市中心,因纪念1921年蒙古革命领袖达姆丁.苏赫巴特而得名。2013年官方更名为成吉思汗广场,2017年又恢复原名。这个决定多少有点匪夷所思,因为蒙古独立后便脱离了社会主义制度,改为成吉思汗广场好像是众望所归,但是又重新以当时共产党领袖的名字命名,可能也是尊重历史吧。
苏赫巴特广场正北面是国家宫,在1992年以前是大呼拉尔、小呼拉尔主席团和部长会议办公地。国家宫用黄色花岗岩石建成。国家宫改为国家大呼拉尔,外贴白色瓷砖,新修了蓝色穹顶和玻璃幕墙,塑有成吉思汗大型坐像。我们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惊叹,太像天安门广场了,国家宫就像人民大会堂。只是少了天安门,想必成吉思汗一心想征服各国,虽然武力是史上最强的征服者之一,但确实不如中国的皇帝有文化,在位时能建成那么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文化遗产。
按说五十年代中国蒙古都视苏联为老大哥和盟主,六零年代后中苏反目,蒙古坚定地站在苏修一边。而苏赫巴特广场不像莫斯科红场却更像天安门广场。我觉得是个谜,这种现象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中心广场也见过。会不会他们五十年代末也借鉴了天安门广场的布局呢?

(有人说人大会堂立柱式的建筑学了苏联的,那苏联是不是学了希腊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