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明溪报道)山西运城,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近日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5月22日,“行走河东•沿着黄河看非遗”海外华文媒体采风行活动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瑞典、意大利、葡萄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深入探索并体验当地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芮城县理天木雕文化研究所,海外媒体代表们被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木雕作品深深震撼。这些木雕作品不仅技艺精湛,而且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乐桃木雕刻”代表性传承人李艳军展示了他对这项古老技艺的精湛掌握和深厚情感

永乐桃木雕刻技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700余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该技艺不断成熟和完善,形成了雕、镂、镌、刻、镶、嵌、剔、轧等多种技法,并衍生出轮、螺、伞、盖、莲、罐、鱼、肠等桃木雕刻“八宝”。这些技法和元素的结合,使得永乐桃木雕刻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和独具特色。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窑洞里,李艳军用几十把大小、粗细不一的刻刀,在木料上精心雕刻,一块块普通的桃木在他手中逐渐变成了一把把精美的桃木剑。这些桃木剑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寓意,如镇宅、纳福、辟邪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桃木文化”。

李艳军,这位1976年出生的木雕世家传承人,从小受到祖父的悉心教诲,10岁便开始习刀刻。他心灵手巧,功力深厚,从艺30余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反复琢磨永乐桃木雕刻技艺的工艺奥秘。他介绍道,一把纯手工桃木剑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料、下料、浸泡、烘干、设计、画图、粗加工、雕刻、打磨、上朱砂油等1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李艳军表示,永乐桃木吉祥物传统手工雕刻源于道教,根植于民间,其原料采用当地拥有8年至15年树龄的桃木,具有独特的文化地理特征。由于当地是“八仙”之一吕洞宾的故里,并因元代所造永乐宫而成为道教圣地之一,永乐桃木雕刻工艺品深受其影响,并远销海内外。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永乐桃木雕刻技艺,李艳军不断尝试创新和改进。他借鉴其他非遗项目的工艺和特色,增加该技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同时,他将桃木雕刻所用的朱砂油改为纯天然大漆,使作品更加美观且利于长期保存。这些独具创意的笔筒、屏风、如意等产品深受民众喜爱。

李艳军一直有一个目标:带出一批传承人并建立一个桃木雕刻博物馆。目前,芮城县理天木雕文化研究所已被指定为山西省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并成功举办多届残疾人木雕实用技术培训班。这不仅传承了永乐桃木雕刻技艺,还为残疾人提供了一技之长和就业机会。

此次“行走河东•沿着黄河看非遗”海外华文媒体采风行活动由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指导,运城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山西分公司承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