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周浩南:我在中国实现艺术梦想
| 老外讲故事·中华文化圈粉记(14)
周浩南(德国)
装置艺术家
(《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文文报道)在德国不莱梅附近的沃尔普斯维德艺术村,田野里伫立着一些特别的巨形“剪影”,有低头沉思的男人、拿着气球的孩子,也有活泼的驯鹿、展翅的飞鸟……这一件件镜面材质的艺术品映照着山丘、森林、草场、溪流,随着自然光的改变和观看角度的不同而变化无穷;更神奇的是,当观者靠近时,镜面叠加了自己的影像,又变成了一件全新的作品。很多人来此拍照打卡,还将它们上传到海外社交媒体上。
这些艺术品,是一位名叫周浩南的德国艺术家在中国创作的。今年46岁的周浩南已经在上海生活了17年,他的艺术生涯也从这里开始。他如同一位“光的魔术师”,用灯光雕塑、镜面装置、全息投影等手段,将上海给予的艺术灵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在上海、昆明、西安、苏州、淄博等中国城市和乡村,他的作品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周浩南说:“艺术可以超越国别,从中看到人类共通的东西。上海这个融汇东西方文化的城市,让我实现了艺术梦想!”
“这些尝试在上海都可以实现”
一顶鸭舌帽,T恤衫外披一件衬衫,周浩南就像一个上海爷叔一样,每天乘地铁公交、骑共享单车、和邻居“嘎三胡”,给朋友发微信,身上穿着的衬衫是在南外滩轻纺面料市场找裁缝定做的,180元……他的汉语发音虽不标准,但语速很快,沟通毫无障碍。不过,在28岁之前,周浩南还是Roland Darjes,一句汉语都不会说。
他的家就在德国沃尔普斯维德。父母都是搞戏剧的,在不莱梅莎士比亚剧院工作,父亲是导演,母亲是演员。Roland没有继承父母的演艺事业,他喜欢画画。他最早是从香港功夫片中知道中国的,上世纪90年代,咏春拳风靡欧洲,他也学了三年咏春拳。2006年,在汉堡大学学习传播艺术和互动媒体的他,获得了一个来中国交流的机会。“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他来到广东珠海,在北师大珠海分校学习半年,周浩南这个名字就是他的中文老师起的。
半年的交流结束后,他回到汉堡大学完成学业,毕业后又来到了中国。他在中国各地旅行,去了北京、香港、杭州、桂林……此前他也去过美国、阿根廷游学,但都没有想过留在那里。2007年,周浩南来到了上海,决定不走了。他在人民广场附近的一家小旅社住了三个月,终于在一家奥地利广告公司找到了工作,担任平面设计。
周浩南一边工作,一边向中国同事学汉语。他原本就对艺术领域新媒体充满兴趣,而在上海这座不夜城里,铺天盖地的璀璨灯光令他着迷,这是他在德国从未见过的,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创作冲动。他创作了第一组灯光雕塑。当时,他拿着画好的设计稿,来到中山北路上的一些制作广告产品的小店挨家询问,还引发了不少好奇的目光——一个汉语结结巴巴的老外,竟然想用霓虹灯管做什么艺术品。终于,周浩南找到了理解他意图的师傅。这位师傅手艺精湛,也很友好,他们共同完成了好几个灯光雕塑。
周浩南感到,上海是试验不同材料、创造新型艺术品的好地方,无论是LED、镜面不锈钢等材料,还是3D打印、切割轮廓、全息投影等技术,“这些尝试在德国都很难实现,因为材料和人工都太昂贵了,但是在上海都可以”。
2010年,周浩南参加了在M50艺术园区和其他画廊举办的艺术展,开始受到关注。他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决定当一名职业艺术家,也开始了“沪漂”的历程。
“上海正在成为全球的艺术中心”
让30岁出头的周浩南没想到的是,生存压力随之而来。没有了固定工作,付房租、租工作室、应付开门七件事,全靠市场的认可。那段日子,他和M50里的许多“沪漂”艺术家一起,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谁卖出了一件作品,就请大家吃上一顿。尽管条件艰苦,他依然如痴如醉投身于艺术中,创作了大量作品。空闲的时候,他喜欢观察城市,和人交流,穿行在大街小巷、社区公园、花鸟市场,遇见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和场景,拍下了许多照片,这些不知不觉成为他灵感的源泉。
渐渐地,周浩南在沪上艺术圈崭露头角。他于2011年参加了上海-汉堡友好城市艺术展,接着参加了韩国光州、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地的展览,他也把作品带回了自己的家乡。他受邀为中国各地创作了许多镜面雕塑,如在昆明展出的《品茶》、在苏州美术馆展出的《戴帽子的人》、安放在上海金山水库村的《落》,都与当地环境相映成趣,也包含中国元素。他的作品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霓虹灯和半面镜的混合介质装置《从镜子出来的人》,表现了一个正“破镜而出”的人。
2019年,他参加了位于松江的云堡未来市园区举办的国际公众艺术展,他的作品《像水一样》是一件镜面不锈钢和水的混合介质雕塑,女性形象与“水墙”组合,摆放在河边,富于动感。周浩南堪称“光的魔术师”,从晨曦初露到阳光普照,再到夕阳西下,作品折射出不同的色彩,彰显着独特的美学价值。
10年前,周浩南和一位上海姑娘相识相爱,两年前成了上海女婿。如今,太太也成为他事业的得力助手。现在,周浩南还在一所国际学校当艺术老师。他说:“在上海,你一天可以生活在好几个‘世界’里:早上在门口点心店吃小笼包,上午用英语给学生上课,下午去美术馆看展览、学拉丁舞,晚上到酒吧、咖啡馆和朋友聊天……”说起咖啡馆,周浩南常去的是武定路常德路口的小咖啡馆,老板是他住在人民广场小旅社的时候就认识的,两人的友谊已经保持了17年。
很多人都说,周浩南的作品和其他外国艺术家的不太一样。策展人苏冰和周浩南相识近十年,见证了他的成长。他说,大部分外国艺术家使用的材质比较传统,而周浩南的创作是非传统的,属于当代艺术,如他采用的镜面不锈钢材料,就是现代工业的产物;重要的是,在周浩南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更有海派文化的浸润,如他的《戴帽子的人》,帽子是一顶江南的斗笠。17年来,他如同一颗来自欧洲的艺术种子,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今年,周浩南成为云堡未来市“Art+100国际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的一员,园区为他提供了良好创作空间,明年还将为他举办个展。“上海正在成为一个全球的艺术城市和艺术中心,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这里办展览。我期待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周浩南说。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