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金波报道)中医有着几千年优秀文化的中国医学史,历代医家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虽然文字中可以记载着每个历史朝代的古方和治疗密要的遗迹,但是永远保留不下真实治疗疾病的全部经历和珍贵治疗方法与技术。几千年过去,中国医学在传承过程中逐渐稀释、丢失、淡忘以致失传。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过去失去的、失传的、亡失的、变异的不可能追回。当务之急应该珍惜健在的中医专家、教授,老中医医治疾病的“秘籍宝库”亟待挖掘,为中医后继、传承留下宝贵的“真迹”势在必行。有人说:“中医在海外有着发展前景”中国医学是祖国的瑰宝,虽然“墙内开花,墙外香”地角天涯值得骄傲,可是,不容乐观。
在医院里的墙壁上、桌牌、胸牌可以显示出一位医生的身份,博士、硕士更是病人优先选择的偶像。实际,学位不能代表一位医生医术水平的高低,从事几十年有经验的老医生、中医专家、教授是医院的中流砥柱。他们是多年的“学生熬成师”,久经师传、十年磨一剑、学识逐步资深、渊博,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丰富经验,中医年资越老越对中医医疗、医学研究、治疗疑难病症的体会越加深刻。可惜的这批资深的国宝级的中医财富,刚入花甲、年富资深(不是包袱)即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几位中医领导和知名人士退休后经常奔波在各种会议上充当“门面”。
这些老医生、老中医专家、教授几乎都身怀中医绝技,几十年的临床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在治疗疾病上都有独到之处,不止一技之长。中医真正传承不仅依靠口传心授,学生抄师方药、观师法留方后世,也不一定是名师都出高徒,重要的是博学众医家之长,学子要虚心好学,广开思路,博得老师的信赖,师者领进门,学生才能得真传。
医院不是赚钱的机构,也不是“论资排辈”的场所,如今的医院注重经济效益,“学而优则仕”重学位,靠学历,比职称高低充当门面。虽然很多“大牌”中医大夫不会辩证,随意结合,中西医不分,病人进门先花钱做各种高额的仪器检查等,一些医生治好几例病人则飘飘然,自吹自擂,有的不顾伦理,仅为医院和个人创收经济效益,能得到院方领导美誉。要知道:医者,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如,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仍不晚,老子曰:“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意味深长。
现在一些人把老中医、老专家、老教授竟然视为影响年轻人仕途的阻力和包袱。医资多年,60岁开始启程歇息,“真才实学”一场空,中医传承,“中国医药,人类瑰宝”,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