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举办庆回归系列活动

加多宝集团主席陈鸿道

参加启动礼并获颁感谢状


(《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文明报道)6月30日,由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以下简称“庆委会”)筹办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办。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

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办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中联办主任郑雁雄,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副署长李江舟,外交部驻港公署副特派员潘云东,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政治委员赖如鑫,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主席、加多宝集团执行董事谭锦球,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基金会副主席、加多宝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鸿道等出席庆典活动。

启动仪式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主席、加多宝集团执行董事谭锦球先后在仪式上致辞。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时表示,香港经历种种挑战后,社会已全面复常,让他感受很深,回想三年前香港饱受「黑暴」、港版「颜色革命」重创,社会治安及市民生活大受打击,2020年6月30日,即三年前的今天,中央政府果断颁布实施港区国安法,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同时令香港社会恢复安宁。在香港国安法和「爱国者治港」原则的双重保障下,社会整体稳定,经济发展向好,营商环境自由、方便,香港的吸引力有增无减。

李家超说,去年习主席访港,发表了重要讲话,指明香港发展方向的蓝图,对「一国两制」在香港长期实践充满信心,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出四个必须和四个希望,成为特区政府的施政蓝图,一年来在国家全力支持,市民守望相助下,终于走出疫情阴霾,社会全面复常,与内地全面通关,与世界重新接轨。明天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六周年,为了市民开心共庆这日子,政府和公共机构推动多项优惠,明天可免费享用不同的康体设施,参观博览馆及展览,免费乘搭轻铁、电车及多条过海轮船,也可参加免费的港铁抽奖,超过一千四百间餐厅,推出指定优惠。

「香港是我们共同家园,每一个香港人都有责任守护这个家。庆委会不同社团的领袖都是社会翘楚、爱国爱港精英,相信他们都会继续凝聚社会力量,共同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为香港飞跃贡献力量。这样香港这个家园一定大有可为,风光无限。」李家超给大家的寄语。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

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致辞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致辞时表示,去年这个时候,习主席亲临香港,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宣示,标定了香港「由乱到治,由治及兴」的历史方向,为香港未来的发展谋划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他表示,高兴看到一年以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行政长官李家超和特区政府团结带领各界同心开新局、谱新篇,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努力,办成了不少实事,广大市民的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他又高兴看到特区政府行政主导,有序有为,高兴看到一年来国家主权、安全及发展利益得到有效维护,香港逐步走出政治漩涡,昔日熟悉的可爱香港回来了。

郑雁雄说,回想香港这些年来一度面临的严峻局面,大家更清晰认识到香港再也不能搞错方向、搞错自己,再也不能被人利用被人蒙蔽,清醒看到一国越坚固、两制越精彩。只有保持国际化优势,坚定融入国家发展,东方之珠才能越来越生辉。香港一国两制实践一定能行稳致远。

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主席、

加多宝集团执行董事谭锦球致辞

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主席、加多宝集团执行董事谭锦球致辞时表示,回首香港回26年来,曾经面对种种严峻挑战,亦经历了诸多风雨,但每一个关键时刻,总有祖国作为坚强后盾,帮助我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特别是去年,习近平主席亲临视察香港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香港提出四点希望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共同维护和谐稳定,锚定香港新阶段发展方向,香港社会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谭锦球表示,今年伊始,伴随着两地通关的大好消息,香港呈现出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良好开局,特区政府也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欢迎四海人才、喜迎八方游客,凭借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强大优势,香港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

为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基金会副主席、

加多宝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鸿道颁发感谢状

在庆典活动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颁发感谢状与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基金会副主席、加多宝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鸿道。陈鸿道先生作为一名爱国爱港人士,一向积极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热衷慈善公益事业,持续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贡献。

据悉,今年的庆祝活动以“由治及兴新阶段、一国两制新航程”为主题,于6月30日至7月2日在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举办富中华文化色彩的展览及表演。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邀请陕西省西安市、辽宁省及山东省代表,以及多家粤港澳大湾区的创科企业来港参与,让香港市民现场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大湾区创新科技及地方特色非遗文化,感悟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增进文化自信及文化认同,共庆回归的喜悦。

(源:中华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