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腊八茶


(《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特约记者四新报道)时值岁末,北京的腊八节这一天,市民们终于迎来许久以来少有的繁华,傍晚时分的城区道路出现了少有的拥堵。北京新冠病毒感冒疫情终于缓解。

诸事“粥”到、诸事“粥”全,成为今年腊八节亲朋好友间网络问候的刷屏词。

中国农历的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最早是为纪念释迦摩尼佛成道,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寺院以米和果物等煮粥供佛,施粥大众以表慈悲。后演变为民间传统节日“腊八节”,形式有了新的变化。这一天,人们祭祀祖先与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贡腊八粥、吃腊八蒜、品腊八茶。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晓,民间腊八茶的习俗早于腊八粥,腊八蒜的习俗中还蕴藏着中国古人的智慧与含蓄。

腊八粥

中国人喝腊八粥的历史,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皇室、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以后,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很多寺院把做腊八粥作为每年的重要活动之一。

中国民间,家家户户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各地腊八粥,花样繁多,争奇竞巧,如今,食材品种更加丰富,南北交融,腊八粥便有了更多的创新。腊八粥熬好之后,先敬神祭祖,而后赠送亲友,最后才是全家一起享用。

腊八蒜

“腊八蒜”的习俗,中国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大蒜腌制后更加柔和、祛毒防疫的功能更强,而腊月正是一年中最寒冷、最容易发生疫病的时节,吃“腊八蒜”可以防病、增加抵抗力。另一个说法代表了含蓄,“蒜”字和“算”字同音。在古代,接近年关时,商家在腊八节这天要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一天算清楚。快到农历新年了,人们讲面子和头彩,又不好意思要账。于是收债的就会泡上“腊八蒜”送人。欠债的人收到了自然心里明白:年关了,一年的债务该清算清算了。中国北方民间有句老话说:“腊八粥、腊八蒜,放帐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用“腊八蒜”当作催债提示,倒也算是用心良苦。

腊八茶

腊八茶的起源早于腊八粥,可追溯到盛唐时期的吃茶习俗,明清时传入西北,最终演变成为古丝绸之路沿线回族和东乡族同胞的最爱和待客的上等饮品。腊八茶原名八宝茶和三泡台,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如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如今都有着喝八宝茶的习惯。喝八宝茶是西北这些地区人们生活中的特色之一。人们把精挑细选的桂圆、枸杞、菊花、山楂、红枣、玫瑰、冰糖、茶叶等食材置入漂亮的盖碗里,用沸水冲泡,浓浓的天然花果香便从盖碗中飘溢而出,又香又甜的腊八茶让人们爱不释手、悠然自得。

如今的腊八节,除了腊八蒜保持了原有的传统形式而从未改变,腊八粥和腊八茶的用料随着南北交融、甚至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增多而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腊八粥和腊八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返回首页